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几个关键性数据,先看国内方面,昨天10月物价和社融数据相继公布,中国10月同比增长1.5%,预期1.40%,前值0.70%。中国10月PPI同比增长13.5%,预期12.3%,前值10.70%。
10月新增社融略不及预期,主要是政府债发行偏慢所致。但由于人民币信贷投放超预期,对社融形成了支撑,社融增速与9月持平,没有出现进一步下行,社融增速底部已经初现苗头。
虽然10月PPI超预期并再创新高,但是随着保供稳价的实施,本轮PPI大概率见顶,而PPI正在从上游涨价传导至下游,这也成为了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,包括食品、乳制品涨价等。
这是国内数据发展的几个大致方向。
反观国外,昨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,美国同比增长6.2%,环比升幅0.9%,为四个月来最大。这两项数据均超过参与调查的所有经济学家的预期。
能源,食品、汽车及居住类价格这几项分类指标均出现上涨,表明通胀范围已经不局限于几个和经济重启有关的领域。
随着美国10月通胀率升至31年来最高,拜登称扭转物价上涨是当务之急。
分析认为,美国盈亏平衡通胀率飙升,通胀高企促使市场对加息的预期提前。美联储官员面临的是30多年来最剧烈的通胀,但失业人数比疫情爆发前仍多出几百万。
如果美联储加息提前,对国内资本市场也将产生重要影响,或导致外资加速流出,新能源成长股的涨势也将受到影响,低位低估值的优质有望成为避险标的。
本文内容来源上海海能证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投研部,不作为买卖依据,据此操作风险自负。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公司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:91310000253932324U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