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,人口流动加速,越来越多的"新市民"来到城市安居就业,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希望、社会消费的生力军、金融服务的新蓝海。为帮助广大"新市民"朋友树立理性金融消费理念,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,在此提示广大"新市民": 维护权益要理智,识破"代理维权"幌子 在购买金融机构产品或享受服务过程中发生纠纷时,可以选择向金融机构或金融监管部门投诉,或者向行业调解组织申请调解,如确有需要,还可按照合同约定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诉讼至人民法院。切勿轻信社会上"代理退保""代理维权""挂账停息""征信修复"等宣传广告,不要把个人信息轻易提供给"代理维权机构",更不要参与编造虚假信息、伪造证明材料等"恶意"投诉行为,以免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。 个人信息不外泄,目做好信息保护 在日常生活中要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,不设置过于简单的银行账号密码。签订合同、风险须知等重要文件时谨记"三不",即不签"空白合同"、不随意授权、不"一勾到底"。特别是对于身份证、银行卡号、密码、手机验证码等重要信息,不可随意提供,以防个人信息被冒用、滥用或非法使用。对陌生号码、陌生链接、陌生账号要提高警惕,做到不轻信、不透露、不转账。若发现疑似非法金融活动,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有关金融监管部门反映情况。若发现疑似非法金融活动,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有关金融监管部门反映情况。
(文章来源: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