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全球化征程的日益加深,中国物流企业凭借独特的创新模式以及技术优势,积极拓展海外市场,特别是在马来西亚等新兴市场中,中小企业的发展长期遭受着物流配送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困扰,而货拉拉等中国物流企业正在积极破解国际市场本地化难题。以Lalamove为例,帮助马来西亚的物流行业显著提升了配送效率,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虽然目前一些中国物流企业已经在海外取得了一定的发展,但在出海之初,也曾经面对中国企业出海的同一难题——国际市场本土化。 对此,Lalamove技术副总裁蒋雄就坦言:“目前,货拉拉和其国际品牌Lalamove总共覆盖全球13个市场、超过400个城市、9种以上的语言,Lalamove支撑的是一个多元化的市场,所以在技术支持上就需要适应这种多样化的特征”。
如今,越来越多的中国物流企业将目光投向了东南亚等市场,然而,面对地理环境复杂、岛屿分布广泛、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,“最后一公里”配送成为最大难题。不仅如此,不均衡的运力资源以及实时路况、天气变化等不可预测因素,进一步使得车辆与货物运输难以高效。
以货拉拉的海外独立品牌Lalamove为例。2013年,Lalamove就开始专注于使用技术来革新物流行业,最初团队仅有三名技术工程师,开发了用户端和司机端的移动应用,让用户只需简单几次点击就能与附近的司机建立连接。 随后,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交易引擎,Lalamove构建了一个智能调度系统,根据车型、订单需求、用户偏好等因素,通过调整推单半径等方式来提升车货匹配成功率,同时Lalamove也同步进行货运地图服务的优化工作,科学合理地规划路线,不断提升送货时效。 为了应对时区、货币、地区文化、交通规则以及数据储存和税收等法律制度存在的地域差异挑战,Lalamove自2021年启动了先锋系统的研发项目,前期由技术团队对市场需求、技术基础设施、竞争环境、监管政策以及本土化需求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详细分析,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后续通过不断地优化和完善,使得先锋系统能够支持Lalamove快速响应并适应各地不同的业务环境,从而实现本地化运营,满足不同地区用户的独特需求。
在货运安全保障方面,Lalamove还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对司机的身份进行认证,保证货物运输人证一致,并在配送过程中的关键流程增加图片或者签名验证,监管货物的端到端配送。 得益于这家来自中国的科技送货平台,原本配送落后国家的小企业如今实现了全天候24/7的运营服务,各地区的司机群体,也因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灵活工作,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车辆资源创造额外收入。 立足于“全天候及时送货平台”的Lalamove,通过平台的技术能力为各地货运配送降本增效。比如在越南,Lalamove提供灵活的公开价格、即时交付服务、当天交付服务、货车和小型卡车等各类车型的服务,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该平台30秒内就与数千名卡车货车司机取得联系。
Lalamove不仅打破了国际市场本土化的障碍,还为“一带一路”沿线的中小企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。以菲律宾的AguirreOfficeFurniture为例,最初每天仅能处理20个订单,有了Lalamove提供的高效物流,如今日配送量高达500柜。此外,Lalamove也为司机群体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,比如菲律宾的JulioFabian,不仅通过平台接单养家,还成为了知名博主。 自从进入马来西亚市场以来,Lalamove始终致力于为当地中小企业提供灵活多样的物流解决方案,目前的注册用户数量达到了340万,合作伙伴多达10万个,累计注册司机高达68万。可见,Lalamove不仅显著改变了当地的物流业态,更是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。
在东南亚市场取得优势进展之后,Lalamove又将目光投掷向了南美市场。2019年,Lalamove在巴西启动业务,通过对当地的货运市场、交通状况、服务资源等进行调研分析后,顺利完成了第一笔订单;之后通过数字化货运和人工智能技术等,Lalamove不仅为当地客户提供多样化车型服务,还开拓了包括食品、杂货及药品等生活必需品在内的即时配送服务。 如今,Lalamove在巴西的团队已从初期的15人扩展至180人,业务覆盖8个核心城市圈,在当地市场建立起了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。 随着巴西等国加入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大家庭,中国物流企业迎来更加宽广的海外道路。货拉拉海外品牌Lalamove经过多年努力,成功打破地域壁垒,实现本地化运营,为物流行业的升级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。未来,货拉拉将带领更多中国物流企业深耕国际市场,凭借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,开启智慧物流的新时代,并为“一带一路”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。 |